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防汛抗旱知识 > 防汛抗旱知识

山洪灾害自救常识

日期:2023-04-23 14:30 来源:水利部网站
【字体:

    一、山洪、泥石流暴发前有哪些预兆?

    山洪、泥石流爆发前,有各种预兆,如:

  (1)在山体附近坡面有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易发生山崩和泥石流。

  (2)在降雨达到最大时,上游的降水激烈,泥沙灾害显著,溪沟出现异常洪水。

  (3)山地发生山崩或沟岸侵蚀时,山上树木发出沙沙的扰乱声,山体出现异常的山鸣。

  (4)上游河道发生堵塞,溪沟内水位急剧减少。

  (5)由于上游发生崩塌,溪沟的流水非常浑浊。

  (6)在流水突然增大时,溪沟内发出明显不同于机车、风雨、雷电、爆破的声音,可能是泥石流携带的巨石撞击产生。

  (7)上游发生山崩,有异常臭味出现。

  (8)有树木的断裂声。

  (9)在人还没有感觉出有异常现象时,动物已有异常的行动,例如,猫的大声嘶叫等。

    二、旅游遭遇山洪如何应对?

    ●要时刻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现场环境,一定要尽快离开低洼地带,马上寻找较高处,选择有利地形躲避。

  ●躲避转移未成时,应选择较安全的位置固守如稳定、坚固的岩石或者大树上等待救援,并不断向外界发出救援信号,及早求得解救。

  ●要与被困其他旅客保持集体行动,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单独行动,避免情况不明陷入绝境。

  ●如能及早脱险,应迅速向当地管理部门报警,并主动服从当地有关部门指挥,积极参加救援行动。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轻易涉水过河。

  ●洪水来临时,切不可顺河谷方向奔跑,应该以最快速度向左右两侧高坡撤离。  

  ●转移要迅速及时,紧要时可以抛弃负重,不要贪恋财物,耽误了最佳避险时间。

  ●如不知道当地旅游部门或景区的联系方式,可以打110、119、120报警电话请求救援。

  ●一旦情况危险,有义务及时向其他游客报警。

    三、住宅被淹时如何避险?

    对那些在洪泛区低洼处的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没或围困,来不及转移的居民应做到:

  ●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不要惊慌失措。

  ●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的救援。

  ●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将家人护送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较安全的地方。

    四、被洪水围困时怎样求救?

    ●山丘环境下,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如果在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砖混结构的住宅楼时突遭洪水,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围。

  ●如遭遇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岸边、干坎或木结构的住房里,情况危急时:

  (1)有通信条件的,可利用通信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

  (2)无通信条件时,可制造烟火、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

  (3)积极采取自救措施,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等。

    五、山洪来临时如何预警?

    (1)一旦山洪暴发,监测责任人和第一发现人,立即采取鸣锣、口哨、手摇报警器等预先设定的群众了解的信号,迅速预警。

  (2)村组负责人在接到预警信号后,第一时间利用高音喇叭等手段向全体村民预警,居民应互帮互助,相互告警,及时转移。

  (3)遭遇灾害的村(组)、个人应采用手机、电话等方式迅速向当地政府及防汛部门报告。

  (4)居民在任何地点发现有滑坡迹象,应立即向周围人群发出预警信号,发现公路、桥梁等地有危险异常迹象,还应做出简单的警戒线,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作出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六、山洪来临时如何转移?

    (1)汛期,居住在危险区的村民应做好安全转移准备,整理好必需物品(如手电筒、手提箱、背包)等。

  (2)村民日常生活中应熟悉了解预警信号及撤退路线,在接到预警信号后,必须在转移责任人的组织指挥下沿预先制定好的撤退路线迅速有序转移。统一指挥,安全第一。

  (3)转移负责人应按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一般人员的原则组织转移,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措施。责任人必须在确定所有人员转移后最后撤离。

责任编辑:邹乃飞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黑龙江省水利厅承办:黑龙江省水利综合事业中心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文中街4号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联系方式:0451-82622902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