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丨黑龙江铁力市:打出组合拳 建设幸福河
漫步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呼兰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内,岸边绿树成荫,水面碧波荡漾,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是铁力市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的生动见证。近年来,铁力市构建起责任明晰、协调有序、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湖面貌显著改善,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水生态根基。
高位推动 构建责任“共同体”
铁力市将河湖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抓手,坚持党政同责、高位推动,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的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链条,设立市、乡、村三级河湖长体系,覆盖辖区内所有河流、湖泊、水库。铁力市制定河湖长工作手册和履职规范,明确巡查要点、问题清单、整治目标,确保责任不悬空、工作不断档。
精准施策 打出治理“组合拳”
聚焦河湖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铁力市综合施策,打出了溯源清污、河湖库“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组合拳,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提升水质方面,铁力市大力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立“一口一档”并分类实施整治;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与管网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辖区内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实现100%。
铁力市重拳治乱,持续开展河湖库“清四乱”专项整治,依法拆除侵占河湖岸线的违章建筑,清理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垃圾杂物,规范采砂行为,河湖空间秩序明显向好,“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
在生态修复方面,铁力市统筹实施呼兰河综合治理等工程,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呼兰河(铁力市段)重现水草丰美、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成为市民休闲亲水的网红打卡地。
智慧赋能 织密监管“防护网”
聚焦提升河湖管护智慧化水平,铁力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广使用固定翼无人机,实现巡河轨迹实时记录、发现问题随手拍、上传下达一键通。
铁力市在重点河段、敏感区域布设视频监控点,结合无人机巡查,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控网络,对非法排污、违法采砂等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与此同时,整合水质监测、水文气象等信息数据,实现山洪灾害预演预警,为水旱灾害防御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融合创新 打造发展“新引擎”
铁力市实施“一河一策”精准治理,进一步筑牢“生态基底”,从“历史记忆、民俗传承、治水智慧”中提取“河流基因”,深入挖掘优秀水文化,打造铁力市呼兰河全流域幸福河湖。一个个滨水绿道、亲水平台及文化长廊,让公众在亲近河湖时近距离感受浓厚的水文化氛围,充分彰显了人水一体、水城一体的和谐理念。
铁力市同步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探索河湖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让优质的水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亮丽的发展底色。
铁力市将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打造水岸共生、安全便民的亲水圈,进一步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