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中国水利报丨七台河市:治理侵蚀沟 守好黑土地

日期:2025-04-02 09:29 来源:中国水利报
【字体:

    北国三月,积雪刚刚融化,黑土逐渐袒露。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曾经被侵蚀沟切割得支离破碎的耕地,经过多年系统治理,逐渐恢复生机。坚持生态优先,精准施策;发动群众参与,形成合力;利用数字化手段,长效管护……七台河市多措并举推进侵蚀沟治理保护,积极为黑土地“止血疗伤”,取得良好成效。

    科学施策:工程与生态的“双重处方”

    七台河市地处东北黑土区核心地带,长期受水土流失困扰,形成侵蚀沟。这些侵蚀沟的沟道浅则两三米,深则七八米,将耕地分割地支离破碎。面对严峻形势,七台河市创新采用“工程﹢生态”双轮驱动模式实施治理。在七台河市新兴区长兴乡长安村,石笼谷坊与雷诺护垫构筑起防洪屏障,沟岸遍植的紫穗槐与灌木柳形成“绿毯”,既能锁住水土,又有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我们坚持‘一沟一策’,针对不同侵蚀程度的沟道,灵活运用生态固滨笼、柳桩护沟等10余种措施,让治理更精准、更可持续。”七台河市水务局水土保持工程负责人介绍。

    2024年,七台河市投入国债资金2.6亿元,治理侵蚀沟720条,通过削坡整形、沟道护砌、植物固土等手段,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00多平方公里。2025年,七台河市继续加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计划投资6638万元治理侵蚀沟177条。七台河市将严格遵循“生态治沟、绿色治沟”理念,逐沟进行高标准设计,确保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科学配置,筑牢黑土保护防线。

    协同攻坚:政府与群众的“双向奔赴”

    黑土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七台河市构建“党委主导、政府主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将侵蚀沟治理纳入区县水土保持目标考核,市级领导包区县、科级干部包沟道,层层压实责任。

    七台河市投资1589万元,积极实施侵蚀沟治理工程,填平部分沟道,修建过水路面,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修建石笼护砌,多措并举留水保土,助力农业发展。

    为了保障治理工程的施工用地,乡村干部走村入户协调,村民主动让出自家沟边地。在政府部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七台河市侵蚀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过去种地得绕着侵蚀沟走,现在土地平整了,机器直通地头!”长兴乡长发村村民陈志山感慨。2022年以来,七台河市水务局收到村民赠送的锦旗,群众的表扬映衬出民生工程的温暖底色。

    在推进侵蚀沟治理的同时,七台河市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投资922万元,启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重点围绕水系、村庄及城镇周边区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平方公里,通过“生态屏障﹢富民产业”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长效管护:守护黑土的“绿色承诺”

    治理不易,管护更难。七台河市建立“谁受益、谁管护”机制,与区县签订移交协议,明确日常巡查、设施维护等责任。运用侵蚀沟核查软件开展动态监管,及时修复工程破损、次生沟头等问题。

    “我们将继续以‘生态治沟、绿色治沟’为导向,整合资金资源,推动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探索‘沟道经济’模式,让黑土地真正成为‘永续粮仓’。”七台河市水务局负责人说,2025年,七台河市将严格落实管护制度,坚持“建章立制﹢智慧监管”双轨并行,巩固已有成果。

    从“忧地”到“优地”,从“治沟”到“兴沟”,七台河市将继续守好黑土地,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故事。

责任编辑:邹乃飞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黑龙江省水利厅承办:黑龙江省水利综合事业中心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文中街4号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联系方式:0451-82622902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