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新华社丨肇源推行“四化”管理推动农村供水安全

日期:2025-03-24 09:28 来源:新华社
【字体:

    大庆市肇源县按照“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国有控股、集约经营”的思路,探索推行“规模化实施、标准化建设、企业化运营、信息化管理”农村供水管护运行新模式,全县16个乡镇,打造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52处,自来水通水率99.9%;24小时供水工程占工程总数90%,覆盖412个自然屯;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29.3%,有效保障了18.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肇源县通过连片规模化、区域互联互通、城市管网延伸等方式,以规模化水厂建设、老旧管网改造、供水管网连通等内容为重点,组织实施供水保障项目和维修养护项目11个。投资8831.92万元,规划新建规模化集中水厂4座,改造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水厂15座,新增连接管网长度达到1400km,农村饮水安全达标改造工程30个,老旧管网改造工程16个,改造管网长度达到120km,提升12.35万农村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特别是2024年,肇源县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个小型引调水试点县,实施城市管网延伸和城乡一体化工程,工程总投资9600万元,建成后将实现10个乡镇规模化供水,实现城乡一体,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项目建成后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比例由2020年底的29.3%提高到2025年底的69.3%。

    标准化建设,推动农村供水质与量的提升。为加强水质消毒和净化,肇源县共安装净化消毒设备148台(套),21处乡镇级及以上水源地全面落实饮用水源保护施,安装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4套,实现集中供水点全覆盖。及时开展农村水源环境监管及综合整治工作,强化宣传教育、加密巡查频次,不断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152处。建立水质检测、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水源水和末梢水水质定期检测,实行千人以上工程日检测、千人以下工程季度检测机制,实现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监测全覆盖。投入资金加大工程建设,按照“建大、并中、减小”以及农村供水水源地表化的原则,利用“引嫩入肇”“大庆采油十厂”两大水源,进行管网互联互通,全县原有的387处农村供水工程现已优化合并为152处,农村供水水质、水量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供水企业均制定了维修养护操作规程,组建维修养护队伍,每月巡查供水点至少3次、冲洗水处理设备至少2次。公示用水户明白卡,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确保接到报修电话后2个小时内到达现场并及时处理。储备应急抢险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建立落实问题快速排查、响应、受理、处置和回访机制,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

    企业化运营,保障饮水工程长效运行。肇源县通过整合区域水务资源、资产、资本要素,统筹城镇、乡村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建设,运用先进实用的水处理工艺与消毒技术,自动化控制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组建国有企业公司化管理,引进大庆市大龙供水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授予其3个乡镇25处农饮工程特许经营权。同时压实管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明确了两家国有企业和一家民营企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护主体和责任,实行统一运营、分级管理、片区包保责任制,以乡(镇)村为单位设置供水站,以村组划分片区供水服务团队,按照1人服务不超过2000户的比例配置,实行企业人员包村、包组和包户责任制,确保农村供水保障不落一村、一组、不漏一户,真正实现了企业化管理的目标。

    信息化管理,降低运营管理成本。运管企业自主安装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系统2套,在2024年小型引调水项目中,投资945万元建设信息化及智慧化系统平台,以一张图的形式,展示了包括水源地监管、水厂监控、管网监控、泵站监管、营收管理、报警管理等关键指标,实现实时监测、自主报警等功能,为日常决策分析、指挥调度、问题处置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实行物资管理系统化,累计投入资金1593万元用于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维修维护。为方便农户用水缴费,建立了“肇源水务集团”微信公众号,开通了支付宝和微信收费端口,开发了“肇源智慧人饮”小程序,不断优化便民利民措施。

责任编辑:邹乃飞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黑龙江省水利厅承办:黑龙江省水利综合事业中心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文中街4号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联系方式:0451-82622902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