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汛抗旱丨黑龙江省:多措并举 筑牢防洪保安保供防线
2024年灾情
2024年汛期,黑龙江省极端降雨偏多偏强,共造成45县(市、区)19.9万人受灾,紧急避险3.19万人,转移安置1.78万人。面对严峻的灾情形势,全省上下顶住压力、迎难而上,最大程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防汛抗旱行动
以上率下,压实防汛抗旱“责任链”。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省委书记4次召开省委常委会议、2次主持召开紧要期防汛视频调度会议,8次深入一线调研检查防汛备汛工作。省长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防范措施,多次赶赴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6次现场检查指导防汛工作,13位省领导分片督导防汛工作,推动防汛各环节工作高效落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防办)推动各地建立“省、市、县、乡、村”5级责任体系,累计落实各类防汛责任人3万余人。
未雨绸缪,下好防汛备汛“先手棋”。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指)提前1个月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提前15天进入汛期值守状态,强化防汛物资储备,针对性向10个重点沿江市(县)前置。推动大中型水库配备卫星电话128部,301座无溢洪道的小型水库配备长臂式挖掘机304台。开展实战演练,累计演练2014场,参演人数6.26万余人。
严查细督,织密安全度汛“防御网”。汛前,推动各地各成员单位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288处。防汛关键期前,组织12个重点部门和单位开展“十个再查一遍”,排查整改问题隐患940处。紧要期,建立省领导包联13个地市防汛工作机制,推动各地排查整改问题243处,切实做到全面查、彻底改。
科学调度,把握防灾避险“主动权”。气象水文部门24小时滚动监测预报,累计发布降雨洪水预报预警信息300余期。省防办与水利、气象等部门建立防汛应急响应联合调度指挥机制,紧要期每日组织会商研判,精准制定防御策略,联合发布山洪灾害和中小河流气象风险预警81期、工作提示和汛情通报103期,“叫应”责任人1742人次。与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省(自治区)际防汛抗旱协调联动框架协议,强化联防联控。
高效应对,打好防汛抗洪“攻坚战”。2次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省防办紧急调拨28批次价值1500万元防汛抢险物资支援15个市(县)和单位,派出32个防汛工作组、专家组驻点指导,协调驻军、武警部队等各类抢险救援力量3.52万人支援一线。针对乌苏里江超标准洪水,省防指副总指挥、省水利厅厅长2次赶赴一线组织成立前线指挥部,指导加高加固堤防255km,以5年一遇至10年一遇堤防标准成功抵御住2轮40年一遇洪水。针对牡丹江宁安段特大洪水,指导当地14小时内在主城区构筑起长2.5km、高1.2m子堤,实现洪峰平稳过境。入汛以来,全省出动巡堤查险抢险救援人员63.46万余人次,处置险情3850处,加筑加高堤防2366km,累计投入3.63亿多元。
正面引导,激发抗御洪灾的“正能量”。树牢“一盘棋”思想,利用新媒体等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播发防汛信息800余条,通过其他载体发布雨水情预警5.1万条,发布预警短信3266万条,增强公众避险意识,推出各类新闻报道400余篇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全面构筑起防汛强大合力。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