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丨『一镇一策』治理 『一长两员』管护 | 记黑龙江通河县小微水体整治工作
“一镇一策”治理小微水体,建立小微水体河湖长、保洁员、监督员“一长两员”管护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防联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近年来依托河湖长制持续推进小微水体整治,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整治水环境,实现了全县河湖水体管护全覆盖、源头末梢全管控。目前,全县小微水体面貌明显向好,昔日无人问津的沟渠塘堰再现水清岸绿、鸟欢鱼跃、人水和谐的景象。
通河县河、塘、沟、坑、渠众多,有大小河流、湖泊29条(个),总长2270公里,流域面积5676平方公里,河湖管理尤其是小微水体治理任务重。通河县高度重视小微水体整治,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调度,分管负责人一线指挥,各镇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及兴隆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清河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岔林河农场等单位协调联动,以村为单元,每天组织300余人开展现场检查,对辖区内8952处小微水体图斑进行全面排查,完成498个小微水体清查建档工作,精准掌握小微水体数量、类型、分布、权属等情况。
通河县委、县政府把小微水体整治作为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内容,编制“一镇一策”小微水体治理工作方案,建立“一镇一台账”,坚持多措并举、大小共治、水岸同治,针对8个重点小微水体,投入30余万元,租用垃圾清运车24台,采取集中清淤清障、护岸整坡、补种水生植物、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节水灌溉等措施,改善小微水体水质,实现农业灌溉不浪费、小微水体不干涸、冷水鱼类资源不减少的“三不”目标。
县河湖长办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防联治。每月对重点小微水体开展水质联合监测,建立基础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向各部门通报出现问题的小微水体信息。完善小微水体“河湖长﹢警长﹢检察长”机制,水务、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联席工作小组,明确联络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每季度开展联合执法巡查,累计巡查小微水体489处、河道917公里,现场制止违法行为12起。
通河县制定河湖保洁制度,配备保洁装备,统一保洁标准,建立“河湖长﹢监督员﹢保洁员”长效保洁机制。各级河湖长对包保责任河湖进行常态化巡查,设置漂浮物阻拦设施,保洁员及时打捞漂浮物,清理影响水生态环境的杂草、垃圾。设立小微水体河湖长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小微水体治理、管理、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爱水护水氛围。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