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水务局:以能力作风建设为引领,锻造新时代治水铁军
七台河市水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打造“有感服务·无感治理”城市品牌战略部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与城乡水利治理堵点,以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为核心抓手,坚持人民至上、实干为要,通过锤炼干部队伍、创新服务机制、强化科技赋能,推动水利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着力构建“感知敏锐、响应高效、智能精准、人水和谐”的水利服务治理体系。上半年,全局重点谋划4项攻坚任务、12项落实举措,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水务担当,在为民服务中彰显作风成效。
一、锤炼本领,锻造一线攻坚“硬作风”
以农村饮水安全、小型水库管护等民生工程为练兵场,推动干部下沉一线、冲锋在前,在实战中检验作风,以实效回应群众期盼,让“脚下沾泥、手上磨茧”成为水务干部的能力标签。通过专项培训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水管家”贴心服务已覆盖全市293处工程;建立了半小时响应、24小时应急机制高效运转机制,快速化解了11起饮水应急事件,用速度守护民生底线;106万元专项资金注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25处工程焕新升级,保障2.35万村民喝上“放心水”;严格落实水质检测全覆盖,让农村群众每一口饮水都浸润着幸福的滋味。
——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链条守护,正让农村饮水安全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温度。
小型水库管护精准发力。137万元资金让15座小型水库“焕颜新生”,白蚁防治与坝面养护同步推进,筑牢了水利工程安全防线;为护航农业生产“生命线”,优先实施维修养护水库闸门、启闭设备和输水洞等农田灌溉设施,5处关键灌溉设施修复如初,汩汩清流流向田间地头;48次常态化巡查、10处隐患全部清零,为农业丰收、百姓安居撑起坚实的“水屏障”。
——从防洪到灌溉的全功能守护,正让小型水库治理成为可感知、可触及的发展动能。
用水管控彰显智慧担当。高效审批核发了10个取水许可,在全省率先实现取水口建档率100%;跨市联动建立倭肯河生态流量调度机制,1-5月生态流量全部达标;489家用水单位纳入计划管理,节水宣传“五进”活动遍地开花,节水理念深入人心;创新推出市水务局卡通IP形象“水滴宝宝”,更加生动形象传播节水知识、发布工作动态、推送温馨提示,携手共建节水型社会。
——从水资源管控到节水宣传的全方位推进,正让水资源保护理念成为可传播、可践行的社会共识。
二、创新机制,激发服务效能“新动能”
深化“放管服”改革,干部主动担当破难题。在机制创新中锤炼干部破题能力,以刀刃向内的改革精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涉水审批改革打破常规,涉水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水影响评价许可”和“三审合一”机制破冰启航;七台河岚峰矿业有限公司十一井改扩建项目成为首个受益项目,审批“瘦身提速”,让企业在便捷高效中感受到改革红利,刷新了建设项目涉水审批的“台河新速度”。
——从机制创新到审批提速的全流程优化,正让涉水审批服务成为看不见繁琐、享得到便捷的改革动能。
三、科技赋能,练就智慧治理“真本领”
将科技应用作为干部能力提升的“必修课”。推行无人机巡河、智慧水利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干部带头学习新技术,在“人机协同”中提升风险预判和应急处置能力,以科技“智”理筑牢安澜防线,为河湖治理插上“科技翅膀”。6期河湖长制“红黑榜”点燃争先热潮,无人机巡河在勃利县、桃山区大展身手,以科技赋能推动河湖治理从“人工排查”向“智能防控”全面升级;561个图斑精准排查、34处“四乱”问题靶向整治,25处已顺利销号;全民监督热线畅通,共护河湖碧波荡漾。
——从智能巡查到全民共治的全维度升级,正让河湖管护成为无声守护、长效巩固的生态屏障。
智慧水利建设大步迈进。785万元资金赋能汪清水库智慧平台扬帆启航,水旱灾害防御平台迭代升级,让洪水预警更精准、应急处置更高效。科技力量正化作隐形卫士,在城乡防洪除涝战线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数字屏障。
——从平台搭建到智能防御的全体系构建,正让智慧水利工程成为默默守护、坚不可摧的城市盾牌。
四、民生为镜,树牢实干担当“风向标”
以“民生温度”标注作风建设高度,让干部在办实事中践行初心使命,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水土流失治理创新突破,7620万元投资驱动177条侵蚀沟、1处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创新构建“生态治理+耕地拓展”新模式,预计新增耕地规模全省第一,目前项目投资进度32.28%;干部驻点督导,以工代赈政策落地生根,带动124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让治理成效既显于田间沟壑,更惠于民生福祉。
——从生态修复实践到民生改善实效转化,正让水土流失治理成为悄无声息、惠及民生的生态惠民工程。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七台河市水务局将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以“铁军标准”锻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治水队伍,让“有感服务”彰显为民情怀,让“无感治理”体现专业水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水动力”,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水和谐的治水新篇章。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