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担当 锤炼过硬本领
——全省水文系统以严实作风筑牢凌汛防御屏障
面对气温回升带来的凌汛考验,省水文水资源中心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结合“职能职责落实年”工作部署,组织各分中心开展专项能力提升行动,通过实战练兵、业务强基、科技赋能等举措,全面夯实春季防汛工作根基,守好防汛抗旱减灾的“第一道关卡”。
一、科学精准研判,主动担当扛稳防凌重任
为贯彻“重调研善谋划”要求,省水文水资源中心始终把“预字当先”作为行动指南,精心搭建全周期防凌研判体系。2月,便提前谋划,启动年度凌汛防御部署。中心积极组织行业专家,充分整合气象水文资料,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经验,对2025年全省主要江河的凌汛形势展开深入剖析与精准推演,为后续防凌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提供了关键依据,展现出水文队伍“早谋划、快行动”的高效决策执行力。
在协同攻坚方面,省水文水资源中心强化系统思维,积极联合应急、气象等部门,于3月成功建立信息共享圈,实现多源数据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利用。同时,积极参与省水利厅、松辽委水文局、水利部组织的中长期水情预测预报会议、防凌会商及防凌调度会。通过多层面、跨部门的深度交流研讨,进一步深化对凌汛形势的认识和研判,凝聚起强大的防凌合力,筑牢了防凌工作的坚实基础。
二、提升技术实力,依靠硬核科技筑牢监测防线
4月1日全省正式进入凌汛期后,全省水情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凌情的动态变化。与此同时,组建专业凌情监测组深入沿江一线,开展实地巡查与监测工作,对冰层厚度变化进行精确观测,以毫米级精度为安全防线提供坚实保障,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优作风重实干”的水利担当。
为进一步提升监测水平,省水文水资源中心强化科技赋能。充分运用沿江智能视频系统,有效提升了险情发现率,并通过对重点断面凌情、险情的深入分析,持续优化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响应速度。此外,积极借助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系统掌握黑龙江冰凌生消演变规律,并将其充分应用于凌汛预报工作中,有效提升了预报的科学性与精准度,为防凌决策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
三、淬炼应急能力,秉持铁军作风践行水情担当
省水文水资源中心突出“技术 + 作风”双提升,创新构建能力提升体系。通过开展防汛值班大练兵,设置各类情景模拟演练,有效提升了水情人员对异常数据的研判能力,大幅提高了信息报送时效。在隐患排查工作中,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为指引,组建党员突击队对辖区重点河段开展拉网式巡查,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同时,对各处监测站点开展设备健康体检,建立“一机一档”运维台账,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组织青年技术骨干驻站值守,采用“老带新”的实战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设备故障应急抢修能力,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水文队伍。
在开江关键时期,全省水情人员以铁军精神践行使命担当,始终保持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准确地向防凌相关单位及上级部门报送全省主要江河开江日期和开江形势预报,为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置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全省水文系统已成功构建起“主要领导包片、技术骨干驻点、智能系统覆盖”的三级防控体系,通过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升执行力,依靠技术创新持续强化战斗力,为保障龙江江河安澜提供了坚实的水文支撑。截至4月23日13时40分,随着黑龙江上游瓦干段开江,全省主要江河均已全线开江。在整个开江期间,凌情整体平稳,未发生重大险情,防凌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全省水文系统在能力作风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为今后的防汛抗旱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